董胖子權力慾望逐漸膨脹,想要廢立帝王,這下子袁紹不幹了,想憑藉著叔叔昔年的面子(袁隗曾經拉攏扶持過董卓)前去交涉。
這一幕在《三國演義》中變為了大家所熟悉的橋段“吾劍也未嘗不利。”
可他又一次萬萬沒想到,董胖子手握軍權,勢力漸大,那裡肯聽他的。
袁紹交涉失敗後,又不敢像盧植那樣正面硬剛,只好“懸節於東門,而奔冀州。”
這時的董卓還未失望,仍然想著與士族門閥合作,所以遂拜袁紹為渤海郡太守,賜爵邟鄉侯。
袁紹得到訊息之後,官爵照收,兵馬照籌,顯然是把董卓當成了繼宦官之後的下一個對手,吶喊著要將其打到批臭。
袁紹跑了,可他的小弟曹操還在,董卓隨即認命曹操為驍騎校尉,想要拉攏於他。
可董卓自從入洛陽之後,一系列殘暴的操作,早就讓他不得人心,未來魏王當然不傻,怎麼可能會和他綁在一起。
更何況,這時候若是投靠了董卓,那自己之前一系列投靠儒家門閥的付出不就全都白給了嗎?
曹操遂“變易姓名,間行東歸。”
等到了陳留就“散家財,合義兵”釋出檄文,號召天下諸侯,群討董卓。
次年正月,袁紹自號車騎將軍,與弟弟後將軍袁術,堂兄山陽太守袁遺。
自己以前的小弟曹操、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兄弟。
以及河內太守王匡、濟北相鮑信等人一同起兵討伐董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