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蒼遞過竹簡,還稱竹簡上,是張蒼給孫兒出的算術題,劉盈本欲欣然接過。
但在聽到張蒼後面那句補充之後,劉盈伸出去的手,卻不自覺懸在空中,伸也不是,縮也不是······
五歲的小孩,就已經開始學雞兔同籠了?
開什麼國際玩笑!!!
要知道即便是在普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幾乎宣告消滅文盲群體的新時代,五歲小孩的‘習題’,都還只是十以內的加減法!
至於雞兔同籠,那根本不是上學之前,甚至上中學之前的學子,所應該涉及到的內容。
原因很簡單。
——從本質上,因《九章算術》而得以儲存,並傳延至兩千多年後的經典題目:雞兔同籠,實際上,就是後世人所常說的二元一次方程。
就那此刻,被劉盈尷尬接過的這卷竹簡來舉例:雞、兔共有二十七隻,腿總共八十四條;
那麼,按照後世中學生所常用的二元一次方程解,便該將雞、兔的數量分別設成x、y。
然後,就可以得出以下兩個等式。
x+y=27;
2x+4y=84.
再透過解二元一次方程,分別解出x、y的值,就可以知道雞、兔各有幾隻。
而此刻,即便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十數年,劉盈也依舊沒有忘記:解二元一次方程方程,分明是初中的課程!
至於雞兔同籠的問題,更是往往會出現在奧數比賽,亦或是數學考試的最後一道大題之上!
這樣的記憶,讓劉盈根本無法相信:在後世都需要十幾歲才能學的二元一次方程,放在這學術貧瘠的西元前,居然是五歲的小孩就要學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