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朱允炆走了,文武重臣依舊有些緩不過神。
解縉、楊士奇、楊溥、徐輝祖等人都感覺到了,朱允炆正在給太子鋪路,而他已有了退意。事實上,這並不是一件突兀的事,畢竟遷都之前,朱允炆已經事實上在讓太子監國,並委以重任,那時候的太子才十幾歲。
而在遷都之後,除了二皇子短暫的監國外,大部分時間都是朱文奎在監國理政。當然,所謂的太子監國理政事實上不是太子說了算,太子只是出主意、提想法,並不具備行使權力的權力。
說穿本質,太子監國,其實就是太子成為另一種特殊的“閣臣”,只議事、論事、給對策,到底如何執行,如何安排,還是看皇上最終決策。
沒有用大寶,沒有皇上發話,太子與內閣的事,一件也無法落到實處。這也保障了太子監國並不會架空皇帝,威脅皇帝。
朱允炆知道這一套設計還很粗糙,不夠完美,回頭還需要補充、修訂,但基本安排是確定下來的:
先政後軍再上位。
九月份,太子妃有喜。
朱允炆聽聞訊息之後,看著鏡中的自己,不到四十,已有些許白髮,都要當爺爺的人了。歲月終究還是敗英雄,多少豪情壯志,多少風雲變幻,終究在歲月裡成了過去。
馬恩慧站在朱允炆身後,拿著梳子一點點梳著。
明鏡照著兩個人。
只一個低頭,朱允炆的鬢髮已是白了,頭髮也已白的蓋過黑的。馬恩慧的手也已有些蒼老,不復當年的紅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