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對付倭國,其實並不難,高句麗和百濟接連被攻陷以後,從半島往倭國去,相隔的並沒有多遠。
在忽略東海海路的情況下,半島跟倭國的接壤,就導致交通並不會那麼艱難了。
如此而言,或許,對於大唐而言,想要對付倭國,欠缺的就只有聖人李治的准許了。
從鴻臚寺回來,李賢就回到了東宮,不管是秋獵的事情還是禍害倭國的事情,讓張玄則去開口,自己這個太子,老老實實的等結果就好。
成與不成,都是鴻臚寺寺卿都想法,不管是受到獎賞還是被懲罰,都跟他這個太子沒有什麼關係。
其實當太子還是很難的,不參與朝政的話不行,參與的過度了也不行。李賢很清楚,自己適當的表現出一點優秀,偶爾處理一下無關緊要的事情,那叫為君分憂,這樣才不會引起皇帝的忌憚。
而參與過度的話,在他看來,或許是對於權力產生了很強烈的興趣,沒準兒,反而會引起他的警覺。
雖然李治曾經有過禪位的心思,甚至為了政權更替的平穩,不得已選擇了天后作為過渡。而在他成為太子以後,對他的培養也不遺餘力。
但。
那是原來的情況。
伴隨著身體情況的好轉,尤其是當他連上朝都慢慢的開始能夠適應,這樣的李治,絕對會重新審視自己的權力。
皇帝這種生物,並非生來多疑,而是在坐上皇帝的寶座以後,就變得多疑了。說到底,皇帝跟守著糖果盒的小孩子沒什麼區別,一樣的膽小,一樣的擔心自己的糖果(皇位)會被人威脅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