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李恪而言,所謂待到明日,所謂向李世民請奏,不過都是李恪的拖延之詞罷了,李恪的目的就是為了再拖上了些時間,等唐軍的大隊人馬趕至。
白日,李恪以障眼法誆騙住了夷男,拖過了最是艱險的時間,抗住了風險和壓力,待到天色漸黑,入夜戌時,三萬餘大唐步卒並突厥胡騎趕至,浚稽山南處隘口的唐軍人數已達四萬餘,加之地形險要,李恪便再無顧忌,處處被動的就真的成了夷男。
浚稽山南側山腳,薛延陀軍大帳。
“今日可汗答應將達布河以南盡數讓於唐軍,實在是有些武斷了,達布河南乃山谷隘口,據山面河而守,將此地給了唐軍,無異於被唐軍扼住了咽喉,日後兩軍對壘,唐軍可就佔盡先機了。”大帳中,薛延陀帕夏(宰相)梯真達官對夷男道。
達布河一帶,本為薛延陀所有,此處處諾真水和浚稽山之交,達布河南的隘口位置險要,扼守住了浚稽山南下,諾真水北上的要道,李恪知曉,梯真達官身為薛延陀帕夏自然也清楚。
若是旁人如此質問夷男,恐怕夷男早就生怒了,可梯真達官不同,梯真達官乃薛延陀部落大酋,當初夷男起兵反突厥,就是梯真達官力排眾議,助他壓住了各部的異議,夷男才有今日。而且梯真達官在薛延陀國內位份甚高,夷男也不得不重。
夷男搖了搖頭,無奈地嘆了口氣道:“今日之事,你以為是我所能定的嗎?李恪人多勢眾,達布河隘口本就在李恪的手中,我讓於不讓,又有何干系?今日見李恪之狀,大有強奪浚稽山之意,我應了此事,至少還保住了四萬牙廷精銳,保住了浚稽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