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會耽誤學生學習聖人文章?”
這樣的一個問題顯然帶著一些陷阱,可以說有些居心叵測,而這正是朱明忠問出這個問題的原因。畢竟將來肯定會有人這麼問,會有人這麼說。
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才不會作為一個贊同者的提問,而是站在一個反對者的角度去提出問題。
不過張山現在沒有這麼想,而且在他看來,根本就談不上所謂的耽誤,畢竟相比於後世的小學,這個時代的社學並沒有假期,相比於後世每週五天,每年有寒暑假,社學的就讀幾乎是全年無休:每年正月十五開學,臘月初十散館;學期當中端午節初四五,中秋節十四、十五,清明節,七月半,十月朔各放假一天。另外每月放假3天。
“回經略,社學之中教授書課的教學本就應該貴精而不貴多,但凡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從而使學生精神有餘,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若是終歲皆沉浸於聖人文章之中,其必有厭苦之患,所以適當於算術、地理等加以點綴,亦是為教人子弟所必須。”
張山的回答讓朱明忠略覺得有些詫異,但隨後想也就釋然了,一年365天,若是天天都是四書五經,必定有厭煩的時候,適當的摻雜其它課程,反倒是有助於教學,只不過現在只是將算術、地理等課程加入其罷了。
隨後朱明忠又詢問起了這社學之中的教學內容,基本瞭解到初級相當於基礎教育階段的低年級,社學老師除了教授寫八股文章之外,還有多講授持家立業所需的少數應用文字、識數等。至於啟蒙的教學內容則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孝經》和朱子的《小學集註》等為主。當然與朱明忠想象中兒童們在私塾接受這種教育,即使將來“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也根本不能用到他們生活實際中去不同。除了正業之外,社學的老師同樣會教授識數等常用知識,畢竟,他們之中的很多人,未來絕不會“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也不會從事科舉之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