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文法,就是成文的制度、規條,是讓一個國家正常運轉的基石。
如今國中通行的刑統、疏律是文法;禹貢中的‘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也是文法。
契丹、党項建立遼國、夏國,都是從設立文法——創造成文的官制、法律開始。
一旦擁有了文法,就代表一個蠻荒部族,變成了擁有了秩序的國家,從野蠻走向文明。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單純的蠻部帶來的威脅,最多也只是騷亂而已,僅僅癬癩之疾。但有了文法之後,一個新興的國家可以不斷吸收周圍的部族和人民,擴張自己的勢力,對於中國的威脅,往往要大上幾十倍、幾百倍。
從歷史也好,從現實也好,明證處處可見。
當初吐蕃贊普唃廝羅正是在青唐王城訂立文法,讓宋廷一直深以為憂,直到唃廝羅父子相攻,這才放心下來。
而熙寧初年,朝堂上關於是否要開拓河湟的爭論,其中贊成派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董氈、木徵開始在河湟訂立文法,可能會讓青唐地區變成下一個西夏。
有了遼國、西夏兩國持續帶來的威脅,大宋對於周邊的部族極為警惕,毀滅交趾的秩序,將混亂帶回交州,讓交趾從一個有著文明的國家,變成蠻部聚居的土地,對大宋百無一害。朝堂上或許有雜音,但在天子和兩府之中,沒人能拿著仁義二字來責難韓岡的行事。
這個道理兩個幕僚都明白,但李復還是很難適應韓岡的改變。在京城的時候,韓岡雖然不是滿口仁義道德,但也不會將數十萬人處以肉刑的事輕描淡寫的不當一回事。溫文爾雅的討論經傳上的文字,但到了廣西之後,張口就是血淋淋的話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