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兵之爭,在援朝之役裡,也是明廷黨爭中,能夠讓功勳卓著楊鎬撤職的主要因素。
畢竟,若無浙江遊擊陳寅等將領向袁應泰進讒言,內外結合,給了丁應泰彈劾楊鎬的理由,否則,任丁應泰再如何作為,沒有致命的理由,也彈劾不了楊鎬的。
這種事情的發生,原因便是南兵和北兵爭功所致?
楊鎬是河南人,他本是明朝北方地主集團中的成員,對於軍隊,自然在地域上更與北方軍隊親近。
在加上楊鎬早年立的軍功,便是和北兵一起,故而對於北方將領李如梅等人,楊鎬必然更為親近,在論功方面,肯定有所偏袒。
如此,對於南方將領,楊鎬自然有一定程度的疏遠,這一點,即使是事後為楊鎬求情的浙兵大將吳惟忠等人,與楊鎬的親近程度也不如北方將領。
這樣自然引起南兵的不滿,而楊鎬在朝鮮之役裡,被陳寅等南方將領彈劾的“鳴金而退”之事,便是南方將領不滿楊鎬的最好的證明。
事實上,在朝鮮史料裡,蔚山之戰裡,陳寅率兵衝入敵陣,斬首數百,連攻下兩寨,將攻下第三寨時,楊鎬見左協副總兵李如梅部隊未到,恐陳寅獨佔戰功,忽鳴金收兵,致功不成的這件事情,卻是有另一番記載。
那就是陳寅不是因為楊鎬鳴金收兵才退兵的,而是他攻了兩寨後,自己負傷,麾下兵馬也損失嚴重,主動退兵的,而楊鎬也是看出內城島山城難攻,這才改變戰略,鳴金收兵,使用圍城戰術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