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胸脯挺得高高的,爭先恐後地強調:“沒問題。”
雖然農場的中小學生們都參與到農忙中,不能給他們幫忙了。但他們40多個人呢,還搞不定那幾畝地?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眾人鬥志昂揚,精神抖擻地先去實驗田。
一到田頭,仔細看了稻子的生長情況,走在最前面的人發出驚呼:“你這稻子怎麼回事?”
好吧,一個禮拜前收玉米的時候,他們已經意識到種子的神奇性。
田藍那片玉米長得又矮又小的實驗田,你知道五分地收了多少玉米嗎?800斤,整整800斤,都趕上人家一畝地的產量了!
收玉米的時候,農場幹部都親臨現場特地瞧過了,確定他們沒有搞鬼造假資料,當真是5分地800斤。團部領導立刻向農場報喜了,大家就準備等明年也按這個套路來,好大幹一場。
現在,大家開始收割稻子,近距離看了被稻穗壓彎了腰的水稻,又開始驚歎。原來稻穗壓彎腰不是一個擬人手法,而是事實。
為什麼?因為它的稻穗特別長啊。
大家數了數,這顆稻穗上居然有足足200粒種子。而對照田的稻穗,只有120顆,差不多是它的一半長。
媽呀,這真的是相同品種的稻子嗎?為什麼差別這樣大?
你老實交代,你肯定大半夜下山偷偷撒了進口尿素,不然不可能長得這麼好。
田藍蹲在田邊,仔細看了回水稻,滿意地點點頭:“還好,蟲子吃的不厲害。行吧,既然來都來了,就給大家說說我種這片實驗田關鍵的幾個步驟。前面的大家都看到了,我也就不多說了。後面的處理有哪些呢?一個是水稻分櫱後期再到孕穗期之前這麼個階段,一定要曬田,目的是減少無效分櫱。大家都知道果樹要定期剪枝,你枝葉長得太多,反而會吸收掉大量的營養,果子吃不飽,自然就長不好。減少無效分櫱還可以增加整個田的通透性,促進水稻生長的健壯。另外一個就是我一直強調的控水問題。該把水放乾的時候一定要放幹,曬個三五天一直到稻田地面發白,你能看到輕微的裂縫時,再到下午時,重新灌水,過一晚上,第二天再次放掉田裡的水,如此反反覆覆,一天喝飽水,餓上三五天,讓水稻根就被迫深扎。根系發達,以後有水的時候,它就能吸取更多的水分。另外一個就是灌漿成熟期,那個時候我們從山上引泉水下來,我當時不是一直漫灌,而是乾溼交替,目的就是為了壯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