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謝良臣便以前世初等、中等、高等學府學歷為參照,再輔之以部門特考,制定了一套人才選拔模式。
且因為如今新學推廣尚未完全普及,國中只學儒學的書生仍舊不少,所以謝良臣也特地讓學部官員們分了文科、理科。
所謂文科即只學四書五經的學生,至於理科就不用說了,那便是各個專業都有細類化分的新學畢業生。
從小學到大學起,學部改往日的縣試、府試、院試、鄉試、甚至會試等,全都稱之為升學考試。
凡學生就讀各年級,經考試合格,即可升上高年級就讀,同時從初級到高階,每階段考試難度也依次增加,如此便能篩選出合格的人才。
當然,若有人天資不凡,也可跳級,只要考試透過即可。
這次選拔考試,便是文科學院與理工科學院的學生們在取得學歷證明之後,首次參加朝廷組織的選拔考試。
這次出缺的部門不少,因為謝良臣降低原本官員致仕的年紀,由原本的七十歲,下調到了六十五,再加上官員考核法的實施,每年都有不少官員會因為懈怠工作而被擼掉官職,所以朝中官員如今也開始呈年輕化。
各部門要招什麼樣的人,考試的卷子上便出什麼題,不過雖是有差別,試卷內容有些地方也是差不多的,比如公文寫作,邏輯思考能力,常識問答等等。
因為是第一屆考試,所以地點選在了京城,若是舉辦成功,以後再由各部門甚至各地方自己組織人員選拔考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