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魚:“......走,去看看。”
應該是他知道的那個《山海經》吧?
還真是!
秦魚早就聽說《山海經》是成書於戰國末期,原來真的就是這個時候。
秦魚一邊翻看這本戰國版的《山海經》,一邊聽獻書的夫子介紹。
原來,《山海經》是一宗記錄九州大地山川地理民俗風物的地理歷史書,是古來就有的,後人將前人之發現和著作收集起來進行編纂,才有了一個大體的成書雛形,並且直到一百多年以前都還一直在記錄,一直在更新,周王室和民間一直都有藏本流傳。
或許是因為九州大地上諸侯之間征伐越來越激烈,各處都陷入戰亂當中,《山海經》也不再更新。
自從十來年前,秦昭襄王滅掉最後的東周之後,秦國將洛陽藏書全部運送到咸陽進行整理修補,《山海經》就是這個時候給翻出來的,整理它的史官以為這是一部奇書,便上書當時的秦昭襄王,請求廣發詔書,收集民間藏本《山海經》,與周王室宮廷藏本進行映照訂正,重新編纂成書。
當時的秦魚已經被髮去洞庭開荒,秦國的相邦正是蔡澤,在蔡澤的主持下第一批紙也已經造了出來,秦昭襄王一直都記得秦魚所說的“文治”與“武功”問題,武功他已經有了,現在應該是大搞文治的時候了,便大筆一揮,下了收集天下藏書於咸陽的詔書。
秦國編纂《山海經》雖然是始於宮廷,但編纂的地點卻是在渭水學宮,編纂的人也身兼數職,同時做著教書育人的工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