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大唐種田指南 第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做豆腐遠比高長松想得困難,現代他有各種代替人工的機械,在遙遠的唐代連石磨都得自己推,再加上濾渣、煮漿,忙活完這些,大半天已過去了。

至於關鍵的一步用石膏漿使其凝結為豆花倒是最容易的。

原本,高長松已經想好了用酸汁點豆腐,不想竟然從記憶的犄角旮旯中扒拉出石膏粉來。

感謝張仲景,感謝《傷寒雜病論》,中學歷史一共就提到幾位古代大醫,分別是扁鵲、華佗跟張仲景,最後一人在治傷寒症上格外有一手,並將石膏作為常用藥材寫入各種方中。

唐代巫醫並行,生病時求神拜佛的不少,也有去醫館看病的,官方甚至在各地會設定大型的基層醫療機構。

前些年高玉蘭發熱重病,高太公連夜揹她去醫館,差點就闖了宵禁,石膏粉就是那時開的,後來高玉蘭發汗傷寒好了,高太公卻不忍丟了當時的藥材,只存在家中,想下次若有誰發熱便拿出來對付。

誰知竟用在點豆腐上,也真是世事難料。

高長松約是在中午點好豆花,距離正經豆腐還缺一個壓制的過程,簡單說來就是以重物壓在豆花表面,將其中的水份壓出,成為緊實的豆腐。

至於現在做好的薄豆花,煮開後便是市面上常見的豆腐腦。

高長松本想著做三份豆腐,哪想得做起來如此之慢,眼下系統上的時間已過中午十二點,到了他家吃午食的時候。

現在尋常人家都是吃兩頓,貞觀之治還沒到來,且百姓家都沒什麼餘錢,飽飽地吃上三頓是不可能的。高長松家正兒八經來說其實是吃兩頓,早上七點吃早飯,下午四點前後吃晚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