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鞠問:“洮河硯和端硯相比怎麼樣?”
沈瑜說:“端硯的名氣最大。從使用角度考慮,各有所長。古人的硯臺並不一定都是很大的分量或名貴材料,如果條件不方便,會使用一些隨手獲得可得的材料製作。
比如,今天我們看到的銅墨盒,最初就是因為不方便使用硯臺的時候發明的。據說是一位醫生,把研好的墨滴在棉花上,把棉花放在粉盒裡面,方便書寫用,逐漸演變成了後來的銅墨盒。”
“嘿,又學了一個知識。你怎麼不買墨盒?”齊宏問道。
沈瑜說:“有了行囊硯就不用墨盒了。真的需要,到了扶桑再買一個墨盒。那裡的筆墨紙硯,有他們當地的特色,但是很多東西還是從咱們這兒流傳過去的。”
三人一路逛到西街。這兩條街上好多店鋪的匾額都是請名家題字,各有特色,讓人感受到文化氣息。這裡也有集中的古玩市場和古玩店,可惜,他們今天的運氣不好,沒有碰到可以撿漏的東西。有真古董,其價值也不低。
沈瑜終於找到一家以毛筆為主的文房四寶店,進店詢問,得知這家店是父女兩人在經營。老店長介紹,他們家自產自銷的毛筆。這位老店長曾經在蒙恬湖筆廠工作,後來到首都之後,吸取了一些北方制筆的特點。
這家店裡,以製作羊毫和紫毫筆為主,狼毫很少,只有羊狼兼毫筆,據說銷量不錯。
沈瑜看到貨架和櫃檯上,一排排分門別類擺好的毛筆,計算合用的型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