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得到張載基於“太虛氣本論”得到的“性二元論”的全部公式。
第一公式組:
1太虛+氣=性
2性+知覺=心
3(太虛+氣)+知覺=心
第二公式組:
1太虛+氣=性
4太虛的湛一之性+氣的攻取之性=性
5天地之性+氣質之性=人性
第三公式組:
6天地之性+氣質之性+知覺=人心
所以明白了嗎?
張載把至善歸為天地之性,而人性的氣質之性則是善惡相混,這就為歷史上關於人性的善惡找到了合理的解決辦法。
一方面,張載繼承孟子的性善論,承認人性本善,但是另一方面,本善的人性中惡從何來卻是孟子性善論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
張載將性分為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既保證了人性善的先天依據,也說明了人性惡的來源,暫時解決了儒家關於人性善惡的爭論。
而眼下張載的“太虛氣本論”已經被姜星火證偽,張載的“性二元論”先天推導上,就塌了一半。
所以反方的辯手們才這麼著急。
要是另一半也塌了
“天地間就是一個道理,性便是理!”
楊士奇佯作鎮定,大聲道:“人之所以有善與不善,只緣氣質之稟各有清濁,便是用這細胞來解釋,也是爹生娘養各自帶出來的。”
“謬矣。”
姜星火只是搖頭:“以性求性,妄意有一物可指,終失面目。”
“以性求性,以氣質之性求天地之性,這四個字倒是精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