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句詩讓後世無數人浮想聯翩,基本上都是404的畫面。
不過此時,華清池這個名字還沒有問世呢……反正現在都是叫驪山湯或者溫泉湯,李善估摸著是李世民那個敗家的重孫子起的名字。
李善是久聞華清池之名了,穿越而來在長安城門口,他還回首翹望,想的除了灞橋楊柳之外,就是滑洗凝脂的華清池了。
幾十年後的華清池也成為華清宮,實際上不僅僅只是一個皇家景點,更成為當時唐朝的三大政治中心之一,另兩個是長安和洛陽。
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李隆基就是在華清宮坐鎮指揮,潼關告破,也是從華清宮啟程逃竄的。
李隆基每年都要來此,一來就是幾個月,陪伴他的開始是武惠妃,後來是楊貴妃,而大批的朝臣也都跟隨而來,甚至官衙都在這兒是獨設一份的,整體規模極為宏大,幾乎就是一座城池。
現在自然是遠遠無法相比,但即使現在,也不比太極宮差太多……唐朝皇城三大殿,太極宮現在就有了,大明宮、興慶宮都還沒影呢。
李善不避風雪,登高望遠,一旁的周氏小心翼翼的替其戴上皮帽,圍上圍脖。
一旁的官吏還在滔滔不絕的講述,實際上自周朝開始就在這兒設有離宮別苑,向來是皇家專用,此後秦、漢兩代又有增補。
“始皇稱帝,砌石起宇,名驪山湯,漢武加以修飾。”官吏笑道:“前隋大冢宰宇文護造皇湯石井,開皇三年又列植松柏數千株,修屋建宇,方有此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