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那些戰馬是臣的嗎?”
“張仲堅為臣親衛出身,但卻不是臣的家臣。”
“難道張仲堅的廣陵郡公的爵位不是朝廷所賜嗎?”
“張仲堅乃大唐的臣子,陛下的臣子,此事無需下詢。”
李善的表態很讓李淵意外,他原本以為李善雖然不會作梗,但卻會因為戰馬是調至延州道,而對李靖冷嘲熱諷。
李世民目光閃爍不定,而竇軌卻低下頭,心想去年駐軍百泉,有一次賞雪時候,李懷仁還自承不擅領會上意……這扯謊是扯的沒邊了啊!
先是家臣,後是朝臣,這是從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當年三家分晉,就是以這個思路為核心的。
非家臣,乃朝臣,這是從唐朝中晚期開始的,一開始是因為門閥制度發展到巔峰與皇權之間的對抗造成的,但這種對抗很快就結束了,結束在黃巢、朱溫手中,結束在“天街踏盡公卿骨”的時候。
毫無疑問,李善的態度,讓李淵非常滿意,不過這位大唐皇帝也沒有即刻應下,而是讓李善寫一封信給張仲堅。
靈州軍內光是騎兵就近萬,而且還有大量繳獲的戰馬,畢竟涇州、靈州兩場戰事都是大捷,李淵準備從靈州軍調四千匹戰馬給延州道。
李善一口飲盡杯中酒,提筆立就,其實心裡在笑,他與張仲堅明面上的書信來往不多,但來回的信使都是親衛出身,能帶來大量的靈州軍內的訊息。
張仲堅與靈州總管郭孝恪之間的矛盾主要就在於戰馬的分配上,誰都不傻,面對突厥來襲,戰馬的多少意味著戰鬥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