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名人的認知首先來源於課本,其次來源於讀書時代“必修”的雜誌。在參觀朱自清舊居時,因為我早已從書上認識他,早已從流言蜚語中完善了對他的認知,所以我一路走馬觀花,心中並無波瀾。現在回想起來,腦海中浮現更多的竟然是大門前投下的粼粼日光,天井下工藝精湛細膩、審美質樸清雋的江南宅院,而非名人本身的事蹟與真心。
踱過兩條街,我去了一個大概這個世界上只有溫州人才家喻戶曉的名人——夏鼐的家。在地圖上搜索之前,我從不知道這個人是誰。在踏進門檻的前一刻,我也以為此行即是彼行。
意料之外被一位老人接引時,我們仍不知道接下來是怎樣的旅途。神奇的是,這個名人在當地似乎也不太有名。朱自清舊居人來人往,這裡卻寂寂寥寥。就像被我們兩個趕路人包場了一樣。
孤獨的接引人的視野裡陡然出現兩個迷茫的靈魂。於是興致高昂,即使這兩個行路人懵懂無知,他也津津樂道地傾訴。即使穿插著鄉音,我們也樂於做了連蒙帶猜的傾聽者。
他是舊時代遺留下來的老頑固,是這豪宅主人不被新時代思想接納的忠僕。舊主人逝去,舊主人的後代陸續搬走,他於是成了這深宅大院唯一的守靈人。
他匆匆地來,穿過國家工作人員的視線,跟我們娓娓道來主人的平生,輝煌的事蹟。一雙混沌又亮著光的眼睛每說一句話,就停下來細細打量我們兩個觀者的反應。是怯懦的,也是期冀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