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大人……我心中常懷不可饒恕的罪惡之念。”
那是一個年輕而沉穩的聲音。但此刻那聲音之中卻充滿了遲疑、茫然和困惑。
一位年輕的主教。阿德里安一世做出了一些推測。
但他口中卻只是平緩的說道:“誰的心裡都會出現罪惡之念。但思想是無罪的。”
“可我卻想要將此等罪惡踐行。”
“你心知那是罪惡之行,又為何要去做?”
阿德里安一世頓了頓,低聲問道:“是有人逼迫你嗎?”
“我……”
那人略一遲疑,轉而發問:“教宗大人,人……能否為大善而行小惡?”
“你得說的更清楚些。什麼大善,什麼小惡?”
“我是說……為了正義之行而奪去他人的性命,是否是可以被饒恕的?”
……這是一個有些難以回答的問題。
聞言,阿德里安一世沉默了。
這並非是說他不瞭解這個問題的答案。相反,熟練利用這條言論的正反邏輯,正是他作為教宗的最大利器之一。
在他需要正義的時候,殺人者都將是正義的;在他需要一個惡人的時候,正義的騎士也可以是殺人兇手。
但他不清楚,面前這位主教,究竟是更傾向於有罪,還是無罪?
阿德里安的目標是為他緩解精神壓力,因此他需要肯定對方的傾向,順著對方內心深處的想法走。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首先要得知對方是怎麼想的。
於是阿德里安反過來問道:“你對士兵怎麼看?是英雄的騎士,還是殺人的劊子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