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392章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知青們對楊秋瑾感恩戴德,四處宣揚她的光榮事蹟,也有少部分知青在農場安了家,對農場有一定的感情,不願意回城,就留在農場。

在楊秋瑾的領導下,留下來的之前與鄭教授、蔡教授等教授一起,開發培育更多更好的農作物種子,農場各種作物的產量,是一年比一年多。

到了八零年代,包產到戶的政策吹到了邊疆,楊秋瑾毅然辭去天山農場的書記一職,拿上多年的積蓄,還有當年賣得鄭教授、蔡教授兩位教授大黃魚的一萬多塊錢,又去銀行貸款了三萬多塊錢,在天山農場附近,承包了上百畝戈壁灘荒地,請了十幾個工人進行治荒治地,一半的土地用來種植大棗,另一半的土地,則專門種植番茄、哈密瓜、西瓜、葡萄、桃子、杏、香梨等等邊疆特色的水果植物。

於此同時,她還開了兩個工廠,一個是食品廠,專門用來製作她土地裡種植的各種水果蔬菜,比如番茄產量太多,賣不完的就用來做成番茄醬,杏賣不完就曬成杏幹,或者做成蜜餞,杏仁脯,葡萄賣不完,曬成葡萄乾,單獨賣或者做在點心裡,往別的省市銷售。

另一個廠,則是成衣廠,這個時候已經出現很多南貨客,從兩廣香江進便宜貨到邊疆來賣,很受人們的歡迎,但質量著實堪憂,穿不了就得爛,弄得人們不停埋怨。

楊秋瑾看中這個市場,從天山紡織廠裡進貨,請來一些年輕的高中、大學以上學歷的學生,以及在湘北沉寂多年的梁雪晴做起設計師,仿照香江那邊的衣服款式,做起了成衣,銷往邊疆各個成衣店,價錢比那些南貨貴一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