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大清和蒙古雙方都暗中較勁,可這真比試起來也不能腥風血雨、你死我活,總要維護兩方的顏面,也選了個得趣的法子比試。
這法子即為射柳。
射柳起於遼,興盛於明。射柳起初是用弓箭射柳樹的柳枝,柳枝往往是折斷之後插在地上的。到了明代演變成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射柳原在端午節舉行,如今正值夏日,離端午不久,也算應景。
先是董鄂氏出場。
他一站在場上,臺上的人都捏了一把汗,尤其是他的阿瑪,站在一側雙腿已經發軟,快要站不住跌下去。
這不僅是代表著他自己,更是代表著整個大清的顏面。若是輸了比賽,惹得皇上不喜,甚而會牽連家族。
董鄂氏年紀雖小,為人卻很是沉穩。他一直待在軍中,董鄂一族家教森嚴,是頭一回接觸射柳。
他稍一思量,心中便有了計較。為了使鴿子飛得更高,應射擊於葫蘆底部,使葫蘆口向上,鴿子可直躍到空中。
力道也要拿捏好,太重則會使葫蘆掀翻。
董鄂氏屏氣凝神,瞄準葫蘆,拉弓,箭離弦——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隨著箭,只見那箭不偏不倚、長驅直入,直擊中葫蘆,卻又只插進半寸,裡面鴿子受驚,驚叫一聲,凌空而躍出,竟飛至數丈之高。
眾人看了皆驚呼一聲。這鴿子飛得之高,超乎想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