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駱梓頤和國文課同組的同學約好,一起做下週要交的採訪報告。城北的地理位置偏僻,校園附近有很多古色古香的民房和傳統工藝店。駱梓頤的組別選擇採訪一間手工燈籠藝術作坊,這次的採訪報告只是習作,老師讓大家寫五百字的短篇報導就好,因此他們的採訪約莫一個小時就結束了。
採訪結束,最近的一班公車剛開走,這號公車週末的班次少,距離下一班車抵達還剩一個小時。其他組員的家不遠,大家不是直接回家,就是被父母載走。駱梓頤目送最後一位組員搭上爸爸的車子離開後,突然不知道這段空下來的時間該去哪裡。
想起剛才前往燈籠店的路上,曾經路過一間冷清的小宮廟,駱梓頤按原路折返,打算在那裡歇歇腳。
宮廟和燈籠店一樣隱身小巷內,廟前有兩個攤販,一個賣麵,一個賣冰棒。大冬天的,午餐時間也早過了,放眼望去沒有一個客人,顧攤的兩個老奶奶坐在旁邊的榕樹下聊天。
駱梓頤路過攤販,走到宮廟階梯角落坐下來。
間著也是間著,她拿出之前小組討論的採訪大綱和剛才的採訪筆記,在紙張空白處構思報導習作的骨架。梳理了採訪筆記,她決定將報導分成三個小標題,先介紹燈籠店老闆的背景,再介紹燈籠工藝,最後以行業未來收筆。
柳馥煙就是新聞系學生,平時會在個人部落格上分享自己的攝影成果,也會寫些做刊物、寫報導的趣事,或平凡生活的記錄。駱梓頤對那樣的日常心嚮神往,柳馥煙走過的路、看過的書、做過的事,她都想跟著體驗一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