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邊的空地,就是少年們蹴鞠的賽場。
所謂蹴鞠,蹴就是踢的意思,鞠就是“以皮革為囊,實以毛髮”製成的球。
據說蹴鞠戲是由黃帝所作。黃帝打敗蚩尤,用東西充塞他的“胃”製成鞠,讓人用東西投射,多中者得賞,顯然是一種淳樸原始的軍事行為。
怎麼變成後來的樣子,誰也不清楚。
但從戰國時期,蹴鞠就已經變成百姓的娛樂,到了兩漢,更是成了“康莊逐馳,窮巷蹋鞠”的大眾遊戲。
不過,荀柔真沒聽說,蹴鞠原來是這麼“激烈”!
正常的時候,看上去有點像花式足球,有各種漂亮的技巧。
但實際上,蹴鞠的規矩比後來的足球簡單多了,玩起來的難度卻超過想象。
一邊有三個球門,每個球門比足球球門小得多。
除了不能傷人,不能拿球跑,所有一切衝撞偷襲,全都合理!
只見一人帶球往前,橫斜裡飛出一條掃堂腿攔截,旁邊帶球者的隊友連忙甩出一個橫肘。
掃堂腿反勾,一意帶踢球的人,同隊隊友前來幫忙,攔腰緊抱住敵方一人,阻斷執球隊的救援。
敵方再撲出一員大將,直取目標鞠球,帶球之人一急之下,將球撲在身下,瞬間兩人完成疊羅漢的基礎,兩邊隊友快速聚集,打成一團。
頓時,黃沙漫天,飛沙走石,天地變色,日月無光。
荀柔圍觀得神魂顛倒,神情恍惚,神經錯亂。
聽說漢風剛健樸實,果然是剛健樸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