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願意投降,看似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不是畏死,而是他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如果一意孤行血戰到底,那麼他和仲弟張衛絕對會被華雄所斬殺。
這樣的做法,他留在蜀中的家小及宗族,比如其母盧氏,以及兩個幼弟張愧與張徵等人,絕對會被劉焉善待。
不管怎麼說,他終究是完成了劉焉的期待:誅殺蘇固,佔據南鄭。
至於如今被華雄圍困,那是劉焉的排程之錯,以及廣漢屬國都尉張泰的情報不準確,不是他的過錯。
但問題,也就是出在這裡。
從上位者的角度出發,在木已成舟的情況下,劉焉不會承認是自己決策有誤,更不會去追究張泰的責任。
畢竟戰死了張魯,對劉焉的價值,要比活著的張泰要低得多。
因而,劉焉對張家的善待,也是有限的。比如將張魯的兩個幼弟,以未及弱冠為由雪藏數年,待襲殺蘇固的事情淡出人們視線後,再做提攜。
更令人擔憂的事情是,在此戰中張魯將張家三代人積累的家底,都變成五百私兵部曲帶來漢中了!既無官職在身,又耗盡了底蘊,張家以後就算被提攜了,又能崛起到什麼地步?
或許,張愧與張徵此生能被授予縣令之職,就是頂天了。
家族的未來沒有期待,就是誘發張魯願意投降的緣由。
因為新的希望,華雄給他了。
只要他願意投降,他就會被授予別部司馬,統領原先隸屬於他的兵卒。仲弟張衛也會被任命為漢中郡將,為家族積累崛起的希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