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頓與德國海軍大臣提爾皮茨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作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最大的造船廠,北海造船廠自從18.98年開工之後,只從德國海軍手裡接到了幾艘驅逐艦的建造訂單。在保守的提爾皮茨看來,李海頓的所有設計太過激進,採用了許多他認為還不成熟的新技術。
雖然北海造船廠為德國郵船公司建造的“德意志君王”號獲得了1903年的“藍飄帶獎”,但依然打消不了這位德國海軍大臣兼海軍總司令的疑慮。
德間志帝國海軍在1904年鑑於“約克”裝甲巡洋艦的成功建造,德國海軍隨即決定建造兩艘加強火力的改進型“盧恩”級裝甲巡洋艦。1904年5月,德國海軍部向各船廠下達了設計指標,規定新式裝甲巡洋艦的排水量為12000噸,要求裝備8門210毫米主炮。
北海造船廠在9月份就完成了新艦的招標設計,基本上套用了奧匈帝國已經建造的“皇帝”級裝甲艦的設計方案,但為了提高適航性和抗浪性,採用了高幹舷長艏樓的外形方案。不過德國式的加強裝甲設計使得它的排水量有些超標,達到了13700噸,但4座沿中軸線佈置的240毫米雙聯裝主炮塔卻使得其火力大大超出了設計標準。
這份方案在提交到德國海軍部之後,立刻引起了極大的爭論。
艦船設計部門主管迪特里希中將極力主張採用北海造船廠的設計方案,而保守的海軍大臣提爾皮茨卻反對這種不太保險的建造方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