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三十、武器的進步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伊里亞斯特造船廠只接到了三艘國外戰列艦的訂單,阿根廷人兩艘,巴西一艘,這三艘戰列艦的設計則按照帝國最新建造的“聯合力量”級進行了不大的改動,稍稍放大了艦體。李海頓所期望的是在1912個贏得兩到三艘俄國或是日本人的訂單,可惜根本無法辦到。日本人一貫在英國船廠訂購軍艦,這裡面外交方面的因素佔了主導,而俄國人則決定自己建造。

李海頓這兩年的關注重點明顯轉移到了帝國陸軍的建設上面,令人感到高興的兩條訊息是博洛耶維奇被晉升為克羅蒂亞-斯洛維尼亞軍區司令,這位深受李海頓軍事思想影響的陸軍中將曾表示過全力支援李海頓的陸軍改革方案。

另外一條訊息是他將兼任蒂羅爾防衛軍司令,這樣他就會擁有了實際的陸軍指揮權。雖然皇家蒂羅爾射手隊只擁有四個步兵團,但李海頓卻自信能在三年內將他們擴充到兩到三個訓練有素的山地步兵師。

李海頓已經將駐的裡雅斯特和波拉的海軍守備部隊改造成了兩個稍具規模,而且富有進攻性的海軍陸戰旅,他準備在靠近意奧邊境的格魯阿羅再組建出他的第三支陸戰旅。奧匈帝國的軍工產業從來不缺乏製造能力,卡爾森、斯泰爾、林茨和的裡雅斯特都是著名的軍械生產地,如果全部動員,其每年的生產能力足以武裝500萬的軍隊。

但帝國陸軍部的官員們卻只盯著重型火炮、重機槍和重型迫擊炮的製造,卻忽視了輕型支援火力的研發與裝備。其實在1903年,丹麥軍隊就已經開始裝備“麥德森”式輕機槍,這款設計不錯的氣冷式機槍重量不到10公斤,只是持續火力稍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