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66年利薩海戰之後,奧匈帝國海軍就從來沒有再經歷過海上戰爭。法國人比奧地利人也好不到哪去,除了1884年在遠東欺侮了一下弱小的清國水師,而且還賠上了他們的遠東艦隊總司令,拉佩雷爾中將現在的旗艦就是以那位倒黴的總司令命名的。
所以這次註定了法國人今天的運氣一定不會好。
法國人在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後,立即開始了還擊。
海面上頓時炮聲隆隆,重達半噸的炮彈帶著尖嘯聲劃過海空,激起一道道沖天而起的巨大水柱——在如此近的交戰距離上,兩支菜鳥艦隊還是在前三輪齊射中都沒能命中對手。海面上硝煙瀰漫,炮口所產生的濃煙幾乎遮住了軍艦的身影。
炮手們機械地重複著緊張的操作:開啟炮尾的炮閂,將揚升機送上來的炮彈用推杆使勁推入炮膛,再裝入用真絲纏裹的發射藥包,然後關上炮閂,根據射擊指揮官的口令調整發射角度,在接到發射命令後扳動發射擊錘。在底艙的水兵則忙著將數百公斤重的炮彈和發射包從彈藥庫中搬到提升機上,理論上一門火炮每分鐘能發射1.5發炮彈,可在實際操作中,軍艦每兩分鐘能打出一輪齊射就已經很不錯了。
在9000米的距離上,雙方戰艦上的副炮也都加入到了射擊的行列,整個的海面上更顯得凌亂。
首先開炮的奧匈戰艦反而先捱了一枚炮彈,法國“祖國”號前無畏艦上二級主炮發射出來的一枚203毫米高爆彈擊中了“歐根親王”號舯部煙筒稍後的位置,它的後甲板上頓時燃起了大火。火光和濃煙在陰沉沉的海面上特別顯眼,可憐的“歐根親王”號成了對方重點照顧的目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