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外行人聽起來雲裡霧裡。
餘曜從前也不懂,但經過這兩天虛擬空間的規則惡補,差不多也能聽明白。
攀巖競技比賽分為三種:速度攀巖、難度攀登和抱石。
速度攀巖最容易理解。
全世界的速攀比賽線路都是固定的,比拼的就是攀爬者的速度,仔細說起來,其實更接近於田徑,有保護措施。
難度攀登呢,則是指運動員在規定時間內,能爬到的難度線路的最高位置,也有保護措施。
只有最後一個專案,抱石,又名攀石,是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最最接近於徒手攀巖的賽項。
運動員需要徒手攀爬五米巖壁上的設計線路,只有在規定時間內抵達終點,才能記為成功。
就像這個正在被眾人圍觀的少年人,沒系安全帶也沒戴頭盔,爬的就是抱石線路。
至於圍觀者口口聲聲的v4和5.12b,則是指攀巖的難度級別系統。
各國都有自己的常用標準。
華國沿用的是歷史悠久的yds系統,即優勝美地系統,取名於m國的優勝美地公園,酋長巖就坐落在這裡。難度級別從5.9開始,數字越高難度越大,數字後面加上abcd再分一次難度。
目前世界上最難的線路定級是5.15d,線路名字叫silence,寓意“沉默”。
抱石另有自己的一套v難度體系。
從v0一直到v16,大致也能跟yds系統的難度等級一一對應,例如v4,對應的就是5.12a。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