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鄭玄也只是想說一說自己的見解,然後在史書上留下兩人會面談論的對話,未來由後人評說誰對誰錯,也許對方是這個想法。
“蔡公,若是如此,那天你也親自到場,把這場對話記錄在史書之上吧,對錯交給後人來評判,我想鄭公應該不會有意見。”
辯經是變不贏的,更何況這些人還擅長斷章取義,微言大義。
但若是不辯經,只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給後人留個記錄倒是有趣。
蔡邕也覺得這個想法不錯,何必辯論輸贏,這天下又有多少道理能辯個明白。
不過說到記載史書這件事情,蔡邕倒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他一直在負責給漢朝修史,已經寫到了劉協登基到死亡這幾年發生的事情。
有一個人幾乎是繞不過去的,蔡邕在猶豫這件事情寫不寫進去,雖說史學家應該秉筆執直書。
但現實當中,大家都知道不是這麼回事兒。
“你是說要不要記載,胡月當年入選了劉協後宮做貴人這樣事情?”
蔡邕點頭,有些話自然是不能明說的,但聰明人也不必說太多。
關於劉協當年為什麼會死亡的事情,天下人有諸多猜測,不過都拿不出證據。
而楊秋絕對是頭號嫌疑人。
這件事情原本可以隨著時間逝去變得漸漸無人關注,但是楊秋情況不一樣,胡月直接跟在了她身邊學習。
這位曾經劉協後宮的貴人,在劉協死後被楊秋重用,家族還在昭國飛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