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在身上不同的地方刺了進去,激發了身體的力量,然後不停打拳穩固力量。圖下還有寥寥幾個註解,任仲一看,不禁心裡暗道一句,“天助我也!”,這法子與自己日日學習的刺穴之法極為相似,只是刺激不同的穴位罷了。
不過任仲向來謹慎,他反覆考慮了跳過第十七式直接練習最後一式的不良後果,還是決定先練習第十八式。不過任仲對於經脈穴位掌握了不少,可真正使用銀針刺穴心裡還是有些發毛,他根本不懂醫理,恐怕出現難以控制的後果。不過他馬上意識到,自己雖有了經脈圖譜,可銀針確實半根也無,工具尚且缺少,考慮什麼未知的後果怕是為時尚早。
任仲也想過用繡花針代替銀針,卻怕那粗針把自己扎出個好歹來。於是,他想到用針石先試上一試,這針石的本質上就是石塊,蔣府雖說不是隨處都有,仔細尋來也能發現幾塊。
任仲曾在書中看到過刺穴之法的起源,傳說有位前輩在研究醫理時發現,一些外物碰擊到身體某些特定的部位,身體就會出現些疼痛或疼痛減弱的情況。而他們最早使用的外物就是針石。任仲就準備效仿前輩,尋了些手掌大小的石頭,磨成一頭尖一頭圓的樣子便可當成針石來用了。
任仲深吸一口氣,用做好的針石抵住了耳側的翳風穴,感受石針帶來的疼痛調整著角度,在某一點突然感受到手臂經脈之中傳來的刺痛之感,他也不知為何自己確切的感受到經脈中的感覺,好似他的整個身體都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迴圈,生生不息。他右手按壓針石,左手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出拳動作,可他卻清晰的認知到經脈中的熱流湧出,湧進了耳,目中,使耳目更加清明瞭。這種認知讓他整個人興奮了起來,他知道,若是繼續刺激穴位,自己的拳法,以及身體強度必將更上一層樓。不過這針石不能插進面板,有一隻手必須按壓在石塊上,也就是說不能同時刺激不同的穴位,而且單手的按壓使他只能做些簡單的出拳動作,必定不能完全鍛鍊。任仲嘆了口氣,看來這銀針還是得想法子得來,可銀針畢竟不是普通的繡花針,如何得來,他還得另想的辦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