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7、第七章供銷社紛爭
三里溝村離著知秋姥姥家不遠,三里溝之所以叫三里溝是因為村前村後都是大溝,老輩人說這還是明朝時一個當官的挖的,要四面環水,據說為了風水。鬼子來時就建了防禦工事,那樓就在後裡溝。
知秋娘先帶著知秋去鎮上的供銷社買了些點心,供銷社裡來了好些不錯的面料,擠得人滿滿的,都在爭搶。
售貨員拿著個大喇叭喊著布料憑票購買。
知秋娘也擠進去,一看料子真好,就想給知秋扯點做件棉襖和外套。其實她自己和老頭子的棉襖已經很舊了,打了好多補丁,只是都老了還穿好衣服幹嘛。再說紡的土布還有,讓人染了做條褲子就行了。知秋看著這些布料,青灰為主,還有碎花花布,饒是知秋這種對衣著上不在意的人也打不起神來細看。實在是喜歡不起來。
知秋這身青色棉衣棉褲,肥大,但是卻沒有多少補丁,這算好的衣服了。這時候的衣服把女孩子的曲線全都遮擋起來,她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棉褲要做的這麼肥,褲管裡面感覺空蕩蕩的,還費布料棉花,讓習慣現代彰顯曲線衣服的知秋實在是喜歡不起來。當時的人們都是這麼打扮,軍裝是最時髦的,誰家大姑娘小夥子有身軍裝那得臭美死了。好在這是農村多數人對衣著上還沒有強烈的需求。
衣服還是得憑票購買,知秋他們村人均每年一丈二尺布,農村好點,他們種棉花自己紡布,知秋爹孃穿的就是自己紡的。這種土布一洗硬的跟鐵似的得使勁揉搓軟了才能穿。那時候人窮,有的穿甭管是打補丁還是各種布頭湊起來的衣服都不計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