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十日,建康,鄱陽王府,鄱陽王蕭範看著一封信,喜上眉梢。
這封信,共有幾頁紙,寫了許多字,另外又附有一張草圖,上面繪著饒州樂安附近某處形勢,並用硃筆描出了一個範圍。
李笠稱,在這個範圍裡,淺淺的地下,靜靜躺著一片巨大的銅礦脈。
這銅礦脈開採起來十分容易,且外運方便,因為礦區距離南鄱水不算遠,地勢起伏也不大,開路搭橋不會太難。
樂安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冶煉水銅的規模越來越大,城裡及附近地區定居了大量的青壯及其家屬,當地就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去開採那個巨大銅礦。
南鄱水航運的規模也不小,冶煉出來的銅,可以很方便的水運至鄱陽,再運往建康。
簡而言之,一旦朝廷下決定,樂安那個巨大的銅礦馬上就能開採,只要在頭一年打好基礎,次年的開採量,樂觀估計能達到水銅產量的一半。
若能按計劃擴大開採規模,第三年,銅礦年產量就能達到水銅的產量,之後,產量逐年遞增,數年內,能達到年產銅料千萬斤。
這是李笠在信中給出的估算結果,若一切順利,十年內就能達到數千萬斤銅的年產量。
因為礦脈巨大,所以只要確保開採規模逐年遞增,銅產量依舊會逐年增加,最後年產過億斤沒問題。
而樂安水銅目前的年產量,是二百餘萬斤。
銅的年產量上億斤,這是個令人眩暈的數字,因為銅就等於錢,每年有了千萬斤乃至上億斤銅的收入,意味著朝廷手中有錢,意味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