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新年剛過,泗水上,一列船隊往南航行,觀其旗號,為卸任回京的前徐州牧之船隊。
當中一艘船上,船艙裡,祖珽正在向李笠講解自己的心得:如何偷稅漏稅。
祖珽是一個敢在權臣、皇帝眼皮子底下坑蒙拐騙的奇葩,有這位“行家”現身說法,讓李笠深刻體會到什麼叫做“天下烏鴉一般黑”。
無論是魏國(東魏)、齊國還是梁國,官僚體系的弊病都是一樣的,北朝體制下的陰暗面,南朝也有。
其中,偷稅漏稅乃至抗稅,也是如此。
簡而言之,稅制好定,稅難收。
以商稅為例,無非分為過稅(對行商徵收的稅,可看做流通稅),住稅(對坐賈徵收的稅,可看做營業稅)。
過稅主要體現為關津稅,也就是運送貨物的隊伍經過關隘、津口時要繳稅。
這時,稅吏根據檢查結果,估算貨物的價值,按比例向行商徵稅。
至於住稅,就是各城的市,由稅吏對市內商家(坐賈)的營業額徵稅。
但因為營業額很難準確核算,所以一般這種稅是按商家進貨數量來徵收。
然而,稅吏估算過關的貨物總價值,有很大的“活動餘地”,同理,查閱商家的進貨賬簿,稅吏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且店家必然做假賬、有陰陽賬簿,稅吏要如何核對真實的進貨數量呢?
若要核對清楚,要付出多大的核算成本?
所以,歷朝歷代制定的稅制,看起來很不錯,執行起來,效果很差,原因就在於收稅的人身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