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用了半年,江渝提交了一份《新式裝備與步兵戰術的變化》的論文,便順利的從步兵科畢業,轉入慕尼黑陸軍大學炮兵科學習。
江渝擁有紮實的軍事理論基礎,在慕尼黑陸軍大學用半年把步兵科的東西學完並不意外。
在論文中江渝闡述了機槍、鐵絲網、塹壕所組成的新戰爭戰術,提出未來一段時間內,戰場將變成‘步兵屠宰場’,機槍側翼火力將對步兵產生‘屠殺’效果,而因為缺乏突破塹壕的手段,矛與盾的交鋒中,盾將會佔據一定上風。
這篇論文很快就受到了德國陸軍高層的關注,並立即進行了側翼火力實驗,實驗結果讓而讓吃驚。
當塹壕兩側各佈置一個機槍火力點,當敵軍步兵呈一字密集陣型向陣地發動進攻時,兩挺機槍交叉封鎖,平均每發子彈都能打死一名敵軍,經常是一發子彈打中兩三名敵軍。
如果是在塹壕正面佈置機槍,那麼333發子彈,面對333個氣球,一名訓練有素的機槍手只能打爆43個氣球,正面火力的效率並不高。
如果使用側翼火力,再加上塹壕的封鎖,基本上單純的依靠步兵是無法突破的。
轉入炮兵科學習的江渝,專心的學習起了炮兵專業知識,主攻的是理論知識以及實際火炮戰術、指揮。
德國人在炮兵上是很有建樹的,雖然法國人在無後坐力炮上領先了德國人,其‘75小姐’每分鐘射速達到15發,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每分鐘30發,在射速上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