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什麼?
朱鈺記得,皇太后在世之時,把父皇的這種防備,叫作“過河拆橋”、“恩將仇報”。
那好像也是個雪天,也許是雪將融未融的開春之際。
太多年前了,朱鈺當時還年幼,不知道怎麼的就拋開了所有伺候的內侍嬤嬤,一個人跑到了皇太后宮中。
他聽到了皇太后與父皇的爭執。
更確切的說,是皇太后單方面對父皇的謾罵。
沈皇太后氣急敗壞,用詞激烈,又因著身體羸弱,聲音沙啞,一字一字都像是尖銳的指套在木板上摩擦。
太過刺耳了。
朱鈺哪怕還無法領會皇太后謾罵之中的意思,那段話的衝擊也很大。
隨著年紀的增長,當日的“長篇大論”很難再全部記起,但那兩個詞,朱鈺記下了。
到如今,再去回顧父皇的爭位登基之路……
皇太后的那兩個詞,確實沒有說錯。
皇祖父成年的兒子不算多,但也不少。
父皇能從中脫穎而出、被冊立為太子,沈氏一門出力極多。
沒有沈家人在朝堂上的拼搏,父皇早就被那幾個兄弟都撕了、吞了。
霍家?
霍家保不住他。
而父皇在做儲君與登基之後,讓沈家繼續壯大、紮根朝政,但同時,他不滿、防備。
一旦抓到些把柄,大刀闊斧就能砍沈家支脈。
是的。
只是支脈。
主幹還砍不動,但當他揮得動斧頭的時候,他一定會砍。
所以,預見了這一切的皇太后罵他“恩將仇報”。
罵得極對,從皇太后以及沈家人的立場來看,罵得再對都沒有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