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文字,不過是短短兩句,很不起眼,若不是黃卜慶帶著目的來找答案,其他人哪怕看到這一段,很有可能都不會往心裡去。
這一頁,講的是嶺南當地的一位名士。
名士姓宋、名規,出生在前朝末年。
宋家祖上出過大官,做過海商,家產頗豐,祖業傳承到宋規長大時,有敗落之像,但也足夠宋家再揮霍幾十年了。
結果,逢了亂世。
天災人禍,民不聊生,起義不斷,疆土四境,戰火燎原。
嶺南偏於一隅,不似中原一帶凶險,卻也難以獨善其身。
越來越多的災民湧向嶺南,本就混亂的朝廷無力支撐當地官府,大小官員們亦是各有各的打算。
有封城固守的,也有吞了衙門銀子糧食當土皇帝的,亦有加入起義軍隊、奔向新前程的。
宋家所在的泉城是嶺南大城。
知府想護住治下百姓,如此堅持了六七年,也漸漸力不從心。
宋規幼年時見過繁盛的城市,從少年到青年,又看著這座城日漸衰敗,百姓疾苦。
他說服了當時宋家的一家之主,開倉放糧,他本身也積極地改善城中災民生活。
那幾年,朝廷已經是末路了。
多年的割據、征戰,天下湧現了不少豪傑。
有一統之氣勢的,除了彼時已經坐擁了江南大地的、後來成為本朝開朝皇帝的朱儉,還有另外幾位,其中,一個叫劉蔽的在嶺南一帶頗有名望。
劉蔽是綠林出身,以前是被逼起義,雖然從山大王成了佔據嶺南的大人物,但他手裡缺銀子、缺糧草、缺武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