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天的過去,承平伯夫人一天天的積累在家裡的威望,及對餘生的理解。
十六歲的女子稱得上花季,說“餘生”未免可笑,可她是個未亡人,在她茫然往前的身影裡第一個想法還是追隨承平伯在奈何橋上,每月幾回的祭祀及臨時發起的祭祀,伯夫人都會默默許願,讓年邁的丈夫等候著她,不要太早的喝孟婆湯。
對她來說,此後的全算是餘生。
關於孟婆湯、奈何橋等等的來歷,在後世看來都是民間傳說,可是在這樣的朝代,很多人深信不疑,傳播訊息的主要渠道不外乎幾種,街頭巷尾的談論,這點不適合伯夫人;官府張貼的告示,管家們不管哪一個出門看過以後,就回來稟告,這上面沒有民間傳說;還有一種訊息直通到內宅裡,修行的尼姑、亂竄門的媒婆、賣花婆等等,從她們的嘴裡可以聽到各種版本的民間傳說。
西昌劈下一道雷,六十歲婦人生下幼子,這是她常年做善事的福報;東臨的海浪打下來,孟婆把湯灑向整個村,從此整村做惡的就改正,忘記怎麼作惡,只記得行善.....
只要你府上有錢,這些人就時常的來看看,賣些宅裡沒有的時新鮮花,說些荒誕的鬼怪,騙些熱茶和點心。
承平伯夫人就這樣建立起她對奈何橋瞭解的完整體系,一部分由她的娘在世時說的故事而來,另外一大部分就由媒婆、賣花婆的嘴裡而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