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笑,是一種微笑,笑過之後,則是說道:
“道義之事,在下已言明,現在,且論利益。”
“哦?照秦相這麼說,我桓國不出兵,還有利益可得?”桓王反問道。
“當然。”劉玉之道:“敢問殿下,之前中原大戰,桓國參與數次大型戰役,最後,雖兼併不少土地,可為何還非要強攻新城?”
說著,他又道:“據在下所知,當初的新城一戰,桓軍可謂血灑疆場,損失慘重,可即便如此,殿下你,還是非要打下這裡。”
聽到這話,桓王聲音沉了幾分:“此乃本國國策,無需秦相費心。”
“當然,貴國國策,外使不敢妄論,可亦能明白,殿下之所以不計代價,此目的,無非是要制衡強晉罷了。”劉玉之道:“若在下言語有失,殿下勿怪。”
他的話,可謂說到了桓王的心裡,別看桓王面上與晉王挺好似得,可都是一國之君,誰還沒有一些謀劃手段。
而劉玉之說完,桓王開始眯了眯眼睛,繼而面色又恢復了平常,道:“好了,秦相如此言論,都讓本王有些糊塗了,且直言吧。”
劉玉之道:“既然殿下是需要制衡強晉的,那我秦國,現在攻晉,豈不是正合殿下心意?”
“此,只為一點,第二,在下聽說,上郡不錯,以地理位置來看,若桓國能得此郡,不僅版圖擴大,更能與新城作犄角之勢,繼而俯視中原、環伺列國。”
這段言語,不由讓桓王眼中精光一閃,這也正是他日夜所思之事,否則,也不會向晉國索要上郡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