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場下,五十多個少年,都身穿青色鷹服,頭扎紅色頭巾,沒有著甲,一個個摩拳擦掌。
更有人還在場下,由隊員門幫著陪練一下拳腳。
槍術,其實就是用木頭削成火銃一樣,槍頭用棉布包紮起來了,現在這個時候,無論是魚鷹的高層和基層,都不知道唐學志為什麼要這麼做,似乎這槍刺和火銃之間並沒有聯絡。
其實大明已經有部分隊伍裝備了銃劍,也就是刺刀,這裡得說明一下,刺刀最早出現應該是在明朝,或者可以追溯到宋朝,火銃本就是突火槍逐步發展而來。
突火槍最早的原型,就是在長槍上綁上用竹筒做成的發射筒,發射完後繼續當槍使。
所以後世有人說,刺刀是西方發明並引進中國,是不對的。
此時第一批火銃已經造了十餘杆,這些新式傢伙,其實只用來訓練一些精銳戰兵,就連戰艦上的護船戰兵都還沒有接觸到這東西。
最先開始比的是槍術,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海選,選出二十四強,能夠進入二十四強的,說明一隻腳已經踏入了軍官隊。
按照遊戲規則,如果能順利進入十二強,那一個小隊長的職務,算是已經到手了。
不過決出頭三甲後,第一、第二、和第三名,則不需要比試槍術了,而是要比試銃法,也就是射擊。
其實,只需要決出第一名就可以了,因為作為連長,乃是整個隊伍中的核心,不論是槍術或者射擊都必須出類拔萃,本來他們槍術都差別不大,因此,整個連隊的核心人物,除了身手需要上乘外,射擊也應該比較厲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