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也先揮刀出鞘。
蒙古騎兵分為四路,從四個不同的方向對大明帝國分別發動了進攻。
其中第一路攻擊遼東,第二路攻擊甘肅,第三路攻擊宣府,最後一路由也先自己統領,攻擊大同。
戰爭就此全面爆發。
訊息傳到京城,大臣們十分緊張,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商量對策。事發突然,很多大臣心中都沒底,但有一個人卻與眾不同,十分興奮。
此人又是王振。
受賄的是你,查貨的是你,惹事的也是你,現在打仗了,你還有什麼可興奮的?
要說明的是,王振從來就不是什麼主戰派。正統八年(1443),侍講學士劉球就曾經給皇帝上過一次奏摺,指出蒙古使臣人數日益增多,必然包藏禍心,希望能夠儘早整頓兵制,積極備戰。
劉球沒有想到,他出於愛國熱情上書,換來的卻是殺身之禍。
王振看到奏摺後,勃然大怒。不知是他收了也先的錢,還是認為劉球是在指責自己沒有盡到責任,反正他找了個藉口,把劉球關進了監獄,在不久之後,他指使自己的親信錦衣衛指揮馬順殺害了劉球。
這樣一個禍國殃民的死太監,自然是不會有什麼愛國情操的。
他之所以興奮,是因為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實現自己抱負,揚威天下的機會。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開始秘密地籌劃。
當時也先的軍事實力已經非常強大,明朝的邊境將領已然不是對手,大同守軍連連失利,紛紛告急,朝廷經過會議,決定派出駙馬井源出兵作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