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量大不說,而且很難!
貼經題足有三十道,解義題十五道,墨義題五道。
貼經題涵蓋了包括《孝經》和《論語》在內的大小十一經,解義題以解釋詞語為主,算是墨義題的降階版,所出詞語卻多出自《左傳》、《穀梁傳》、《公羊傳》等較難經籍。
五道墨義題,也都以《禮記》、《春秋左氏傳》兩大經,《詩》、《周禮》、《儀禮》三中經裡面的正文句子做題目,要求考生解答其含義。
朱秀也是暗暗咋舌,如此題量和難度,恐怕早已超過了縣學考試內容。
而且宋同知只給了兩個時辰的作答時間,時辰一到就收卷。
雖說這只是一次摸底測驗,但似乎誰也不願落於人後,都想在這位房山書院的先生面前表現自己。
鬼知道今後若是報考房山書院,會不會遇到這位宋先生,趁現在留個好印象再說。
朱秀從容不迫地答題,說實話難度大不大其實對他都一樣,反正都是從腦袋裡抄書,只是題量大的話,查閱拼湊起來也麻煩。
腦袋裡存有《十三經清人註疏》這本大殺器,貼經也好墨義也罷,口試筆試全沒所謂,只是有的經義答案必須出自朝廷指定的《五經正義》,這就讓朱秀感到很蛋疼。
《五經正義》他前世只是稍微翻閱過,印象不深,這段時間他也抽空看過,還處於惡補階段。
所以他答墨義題時很小心,生怕寫出太過超前不合時宜的義理註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