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類,便是舉薦。
祡官和舉薦,就是此時官員選拔的主要手段,以及官員人員最大的預備役來源。
相比起只需要交錢和政審的祡官,舉薦的門檻無疑要高很多。
其一約察舉,二曰徵辟。
西漢初的察舉,包括賢良方正,孝廉,飽讀經書之博士門徒這三種。
賢良方正,被舉薦者多為官員,偶有平民;舉薦賢良方正的詔書,普遍會帶有‘直言極諫’四字,亦有‘舉賢良方正,以正朕之不逮’的字樣。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賢良方正,普遍指敢於直諫,能救治時弊的俊傑。
這樣的人,在被足夠等級的高官,如郡守、郡尉等兩千石官員舉薦之後,會迎來皇帝的面談策文,需要針對國家的政治現狀,寫出一篇符合現實,並有自己獨到見解的文章,謂之:策論。
這就使得,任何妖魔鬼怪,都將在那份名為策論的答卷下現出原形:究竟是真有才華,還是草包一個。
如果有才華,皇帝自然會不吝重用;如果是個誇誇其談的草包,溫柔一點的皇帝會給個名譽博士的名義榮養起來,暴躁一點的,估計就要牽連舉薦人了。
這也是舉薦出身的官員人數奇少的原因——不舉薦相安無事,舉薦了還要擔心被怪罪,蒙上一層識人不明的汙點,多不值當?
不過,舉薦者若是確有奇才,對國家做出了貢獻,得到了皇帝的重用,那舉薦人也是能沾光的——且先不提作為被舉薦人,那個躍過龍門的小鯉魚會感恩戴德,謹記舉薦者的‘知遇之恩’,單是‘慧眼識英才’這一點,就能為舉薦人撈取足夠的名望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