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劉恆的情緒安撫好,劉弘也就不再拐彎抹角了。
直入正題——劉氏宗親,如今可堪一用的還有誰?
這個問題,可著實讓劉弘傷透了腦筋。
相較於歷史上的其他皇帝,劉弘最大的劣勢,就是沒有母族挺腰,即——沒有外戚。
雖然田叔的出現,讓劉弘對外戚有了一些期待,但這件事,還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成行的。
對外而言,劉弘沒有外戚可以安插於朝堂;對內,劉弘最苦惱的,就是沒有足夠的成年皇族,可以替他鎮壓邊地。
作為穿越者,劉弘當然清楚:諸侯分封制,對於中央集權根本沒有好處,對封建時代最好的,還是郡縣制。
但一個制度的好壞,絕對不能片面的從結果看待,時代背景,也同樣重要。
比如說:在後世,隋唐宋明,中央權力達到一定的高度,官僚階級有了足夠的人手,那對國家而言,自然是全面施行郡縣制,中央直轄最好。
但在西漢,郡縣制根本沒有施行基礎——起碼在劉弘施行考舉,得到足夠人數的官僚之前,中央集權,全面實行郡縣制,根本就是空談。
為了達成全面施行郡縣制,劉弘手上就得有至少十萬秩百石以上的體制內公務員,以及數以十萬計百石以下的‘無秩’,即編制外臨時工。
如今天下,都不說官吏了,算上全天下的人,能認字的人有多少?
——未必能有十萬!
為了在全國範圍內施行郡縣制,劉弘首先要做的,就是發展文教,讓讀書人的數量達到一定的基數,為那十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官位培養可用之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