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傅小官說的最後這一句話,卓東來的心反而放了下來。
他沒有再去揣摩傅小官這句話裡究竟蘊含著何等的意圖,但他明白了一點,殿下歸國當真就是這兩三年的事了。
那麼他還在武朝做了哪些佈局呢?
……
西山學院。
秦秉中此刻正坐在教習處,手裡卻拿著一封信。
這是武朝的文行舟寫給他的信。
在這封信裡,文行舟著重的說到了《理學法典》而今已被武帝認可,已經在武朝的各大學院裡推行開來。
這是文行舟之幸,也是武帝有一雙慧眼。
秦秉中對這本《理學法典》研之甚深,他很清楚這樣的法典一旦推行,就必然對而今的聖學體系造成極大的影響。
甚至於徹底摧毀聖學體系也極有可能。
天下讀書人皆出於聖學,而武朝幸運的是受聖學的影響遠遠沒有虞朝這般深刻。
所以傅小官明明知道《理學法典》之長,卻沒有在宣帝的面前提一個字——哪怕他是定安伯,他也不敢去冒天下之大不諱。
秦秉中微微一嘆,曾經引以為榮的聖學,而今反而成了虞朝之羈絆,這,或許就是傅小官說的樊籠吧。
“《理學法典》一書,而今經過了老夫第八次修正,理學思想和法典要義,而今基本是以殿下的主張為核心。這本法典與其說是老夫所著,倒不若說是老夫竊取了殿下的精要。
殿下之才能,老友想來比老夫更清楚。殿下在虞朝所作的一切,武朝都知道,他在武朝,無論是民間還是廟堂,他的聲名都如日中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