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宅太大,書齋偏又與這居住的房子處於兩極,是早晨載我們來的那個司機開著觀光車送我們去的那裡。
這書齋在唐家從來就是這用途,只是如今面相大眾公開了,有三樓,付斜陽臨摹過的書籍散佈在各個區域各個年代,整合起來不下五十本,他記憶力好,書名竟是都記得,只是回憶摘錄著是誰、放在哪些地方時難免混亂。我和他,加上秦阿嬤等空閒的工作人員共八人,便推測書可能出現在的名錄中,分頭一一去找。
事情比我想象中的順利,不到半小時便找齊了,其他人各自散去,留下我和付斜陽在閱覽處的藤席上逐個檢查這些書的字型,看了大概二十幾本,終於找到要找的那本書時,我甚至覺得難以置信。
那書是沈裕之的《傷寒論》手抄本。沈裕之這個名字我先前從未聽說過。付斜陽搜尋了會兒記憶,想起外公曾告訴他,唐家舊時會資助文人墨客,由是不少文人行經本地會來此借宿,住上好幾年的也不是沒有。這些人在唐宅創作了不少書畫,它們只要離開時不被作者帶走,便會成為唐家書齋庫存的一部分。
“書齋中作者默默無名的那些,多半是在唐家借宿過的文人留下的。外公是這麼告訴我的。”付斜陽說道,按照他的要求,我們找到書時要記錄下該書所在的行目,他檢索我們方才留下的筆記,“醫藥類、清同治年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