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九龍城寨裡的擂臺只分有兩種,一種是功夫擂,另一種則是生死擂。
功夫擂指的是臺上雙方以切磋為主,點到為止,比拼各家功夫的擂臺,上此擂者多為武館拳館的代表人,藉此來擴大自家武館拳館的名聲。
生死擂則顧名思義,臺上分生死,上此擂者皆是恩怨深重不死不休的局面,多數為外邊來城寨內尋仇之人。
九龍城寨作為著名的逃難所,東南亞各地流亡至此的罪犯多不勝數,這些罪犯的敵人或親自或託人透過城寨委員會逼迫對方上生死擂。潛逃的罪犯要麼死在擂臺上,要麼贏下後就能正式成為城寨的一份子。
無論是功夫擂還是生死擂,都是靠打擂雙方交的份子錢過活。這些錢也不是每天都有,擂臺的拳師們日子也過得十分拮据,並不比一般人好多少。
十年來,已經有不少人退出這一行,轉為出城寨開武館、當保鏢、混字頭,無論做什麼都比當拳師賺的多。
如今能留下來繼續堅守擂臺的,都是些食古不化不知變通,遲早會被淘汰的老傢伙。
龍津道。
原本是城寨城牆被拆之後,城內居民在原來城基的兩旁建樓,樓與樓的中間形成的一條路,是著名的馬檻、賭檔、粉檔一條街,以及一些麻雀館、牌九檔、狗肉坊。
城寨的擂臺正是位於這條街上與大井街路口的兩合樓中,五六層樓,萬呎面積,兩座擂臺,各鎮南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