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星巨構,顧名思義,它能吞下星體,是一種能夠連帶著整個星體一同超光速的生物巨構,所以叫做吞星巨構。
這和達利人母星的那種行星超光速引擎可不同,這種巨構是可以短時間裡完成吞星,然後將星體超光速,並不需要緊張的建設工程。
有了這種巨構,採集者們的物質開採速度將會再上一個臺階,捕獲星體後立即進入超光速,不需要擔心遭到大毀滅的打擊。
期望很美好,但實現的難度也是非常巨大。
首先這種巨構最起碼得是天體尺寸,這樣尺寸的物體,除非是像引力環那樣依靠引力維持強度的結構,否則結構強度得不到保證,電磁分子材料是遠無法勝任天體級尺寸的結構,不然星球就不可能都是球體,可以是方形或者三角體。
正因為是這樣,讓行星超光速,就需要依託著行星進行構建,把引力環以及超光速結構與行星銜接進行超光速,而非是預先構建好巨構,然後往行星上套,後者的難度係數遠大於前者。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只能依靠引力,這樣的巨大結構又該怎麼構建?
經過一番探討之下,採集者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嘗試改造現有引力環的結構,讓引力環能更加的多樣化。
天體尺度需要用引力來維持結構強度沒關係,那就用引力來維持結構強度即可。
按照它們的構思與計算,構建一根長條狀的引力環,是可行的,把一個環狀引力環從中間切割開,兩端的切口連線上筆直的加速管道,構成一個類似操場跑道的橢圓形,如此一來,就是一根長條引力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