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是斷人財路的事兒,做起來要慎重一些。
正如仙蹟說起的那土地改革一般,即便是後人也得分批、分人去做的,而且他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在林爺爺的課裡,他給後世的改革分了三個階段:土地革命時期、抗戰、建國以後,而每一個階段都依據當時的形勢有所調整,這是張居正最佩服後人那管理員的地方——他真厲害啊,他怎麼總能知道在那個時候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呢?
總是能一擊必中,不僅治標還治本。
他又想起林爺爺在課上提的那三個問題,最後整堂課也是圍繞著這三個問題把土地改革講了清楚:
第一問:怎麼去理解“誰贏得了農民,誰就能贏得中國;誰能夠解決土地問題,誰就能贏得農民。”這句話。
當時,張居正也跟著解了一遍這題,他彷彿回到了當年考進士寫策論的時候,略微沉吟後提筆寫下:“農為邦本,本固邦寧。農興民安,農敝民裂。”以及“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兩句話。
他認為土地也是一個民本問題,當年太祖皇帝為何能建立大明?一個被逼得造反的農民,這便是一個現成的例子。但是太祖皇帝贏得了天下,卻沒能解決土地問題……所以現在的大明各處農民起義還是此起彼伏。
就連他的“一條鞭法”,他自個知道,大明已積重難返,他的法子也不過是救世的一時之策,就像是一個人得了嚴重的風寒,他卻不過是開了止咳的方子,雖緩解了病症,卻無法根除病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