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冬至了,冬天到了,氣溫下降了。大家可以看看自然界的動物,活動跡象減少了,還有很多動物都冬眠了。這裡就牽扯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冬藏。季節的變化,大自然有變化了,那麼我們人類也要順應自然的變化而變化。這也是一個養生的問題,所謂的養生,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去順應自然變化。
氣溫的降低,身體機能會自動儲存能量,所以應該不要做劇烈運動,尤其在戶外的時候,不要出汗。很多頭痛病患者的起因都是在冬天出汗被寒風吹導致的。這就是不懂得養生的結果。冬季寒風如同利刃,要儘量避免,不得已接觸的話,最好事先嘴裡含著生薑片,過去古人去寒冷風吹之地的時候,都是口含薑片的。所以生薑散風寒,自古人們都是善於利用的。說道姜,不得不提,姜是中藥裡面極其重要,極其常用的。生薑發散表寒,乾薑溫中驅寒,都是醫家必備之物。傷寒論中大篇幅用到姜,跟炙甘草一樣,都是最常用的藥物。姜,炙甘草,大棗,這三種是頻率最高的藥物。我們現在炒菜做飯的時候也是常用姜的。姜應用廣泛,並且有解毒的功效。現在很多人不愛吃薑,這不是好習慣。姜散寒氣,把入侵體內的寒氣散去,是針對風寒的一味必不可少的調劑。尤其是冬天,要常吃薑,散其風寒。.
現在養生熱,各種養生書籍鋪天蓋地。但是大部分養生書籍都是空洞。甚至有害。比如那個固元膏,並非適合所有女人。並不能作為一種廣泛的保健品來食用。還有,養生要先養心,萬病由心生。並不是說。只要衣食住行搞好就不生病的,心生病了,身體自然也要生病。當今社會,尤其是職場的人,在全身名牌包裹,金玉其外的時候,其內是否充滿著敗絮呢?光有一個空殼,心不內守。怎麼可能身體健康呢?我認為養生更應該注重的是養心,心為萬病之根源。七情六慾為害,自然會引起身體的平衡。所以古人經常說精神要內守,不要太情緒化。這並非因為古人死板。限制人們的精神世界,很多人理解為教條主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